近日,市应急管理局张殿生同志荣获天津市结对帮扶困难村优秀驻村工作组组长表彰。
2017年8月,天津市启动了新一轮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天津市应急管理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以坚定的政治站位、坚决的政治担当,选派以张殿生同志任驻村第一书记的结对帮扶工作组扎实开展新一轮驻村帮扶,确保高质量完成 “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不落一村一户一人”和“三美四全五均等”帮扶目标任务。近四年来,张殿生同志率领组员始终坚持“四同”原则,推动宁河区宁河镇前帮道沽村、张辛庄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村容村貌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共筹得各类帮扶资金217.57万元,赢得了镇村干部群众一致好评。为尽快掌握两村的实际情况,张殿生同志多次召开村两委班子碰头会和村民代表座谈会,较短时间内摸清了村庄现状并理清了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应急管理局帮扶组最终制定了“基建输血、种植光伏造血”的帮扶总方针,并扎实推动“一路一井七街道,一红一体一广场,光伏发电和绿化,泵站维修和拓展一路一墙”等帮扶项目的顺利实施。
一、党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完善乡村治理
应急管理局帮扶组始终把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为帮扶首要任务,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的扎实开展,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坚持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带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亲自传达中央、市委和区委有关文件要求,真正通过自身带,不断提升两村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近四年来,帮扶组先后帮助两村召开党员大会和集中学习80余次,完善党员档案,完善村庄治理管理制度,指导基层党组织及村委会严格按照“六步决策法”及“四议两公开”程序依法依职尽责,村级管理基本实现了规范化、公开化。同时,帮扶组注重党建阵地建设,通过多方协调,帮助两村党支部设计制作多块党建宣传展板,整理包括党建书籍在内的6000余册图书,带领两村党员干部参观李大钊纪念馆、周邓纪念馆,营造了重党建、抓党建的浓厚氛围。
二、情系百姓,积极排忧解困,改善基础设施
“要想富,先修路”。驻村伊始,改善当地基础设施落后面貌成了帮扶组成员们的一致想法。在张殿生同志的带领下,帮扶组全体成员努力克服2020年疫情的影响,切实发挥协调、组织推动作用,着力解决张辛村蓟运河堤岸铺设水泥路面项目建设中遇到的资金短缺、人手不够的问题,他们多方联系帮扶企业,组织召开协商会议,争取到了33万元资金。施工过程中,帮扶组多次深入现场督促施工进度,及时协调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至2020年6月份,该工程全面竣工。
帮扶组严格对标“美丽村庄”六化创建标准,高质量完成了各项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前帮道沽村进行了8000平米的街道花砖铺设工程、200平米健身广场硬化工程、街心公园建设工程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升级工程,新扩建的活动场所包括健身室、兵乓球室和文体活动室,先后竣工并投入使用。应急管理局帮扶组先后筹措10万元帮扶资金用于对前帮道沽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升级改造,40万元用于200平米的健身广场硬化和8000平米的街道花砖铺设。19万元帮扶资金用于新建张辛村红白理事会,6.4万元用于维修泵站,4.6万元拓宽村主路,33万元用于蓟运河堤岸铺设水泥路面,38万元用于张辛村吃水井建设。吃水不忘挖井人,喝上放心水的村民喜笑颜开,将此井命名为“爱心井”,还送上了锦旗,以此表达对应急管理局帮扶组的感激之情。
围绕“人居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张殿生同志与帮扶组成员一道,筹措帮扶资金25万余元用于两个村庄的绿化植树及环境整治,共种植各类植物7000余棵,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0%和41%。近四年来两村共清除垃圾点位59处,清运垃圾34吨;治理坑塘河道污染点70处;拆除违建92处,共计4220平米。
三、脚踏实地,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发展
张殿生同志和帮扶组成员, 按照宁河区上级部门的要求,协助两村成立了合作社,统筹使用市、区两级政府拨付的产业帮扶资金共计400万元,投入到宁河区百利集团蔬菜水培种植项目。截止2020年底,两村集体收入分别达到了48万元和45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万元。
为进一步增强产业帮扶项目的“造血”功能,提高集体收入水平,并为两村广大电动车用户提供充电便利,经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及前期评估,先后投入帮扶资金30万元。在两村推广了光伏发电和光伏充电桩项目,预计每年能为两村带来7万元左右的集体收入。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新征程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更离不开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面向未来,市应急管理局将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着眼“防大灾、救大险、应大急”,坚守安全生产基本盘,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水平,始终把维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决不让一个群众因灾致贫、因灾返贫,切实增强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