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会耽误事。”“要结合工作需要学习,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2021年,天津市应急管理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为统领,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加强顶层设计、创新方式方法,扎实开展务实管用的专业化培训。全年开展10个专题,共计17期次培训班,内容涵盖“安全生产执法”“自然灾害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救灾保障”“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等方面,累计培训1195人次,全面提升我市应急管理干部能力素质,为切实担负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持续安全稳定发展的重要使命提供有力保障。
一、强调思想引领,补足“精神之钙”
始终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作为各专题培训班的首课、必修课,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引领队伍政治、纪律、作风建设,着力提升政治素养、强固政治思想、提纯政治忠诚、提高政治敏锐,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安全发展理念,坚决贯彻“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强化底线思维,补足“精神之钙”,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第一专题中关于“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提高安全监管效能”工作要求,做让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应急人。
二、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谋划布局
立足应急管理工作职责范围更大、专业性更强和机构改革后人员来源广而专业不兼容的实际,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问卷调查、实地了解等方式,广泛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切实掌握系统干部知识空白、能力弱项、经验盲区,找准主攻方向,有针对性制定培训方案,科学谋划、严密部署,以“补短板、固根基、强能力、上水平”为培训要求,着力培育讲政治、懂应急、敢担当、善作为的应急管理干部队伍。
三、抓住“关键少数”,精准按需施教
按照抓住关键少数才能带动绝大多数的工作思路,对全市各区应急管理局处级干部进行全覆盖轮训,着力提升“管理者”的应急管理能力,带动全系统干部队伍专业能力、素质得到提升。针对自然灾害防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工作,重点培训长期直面一线工作的业务骨干,着力培养一批懂业务、有担当、会应急的行家里手。同时,针对行政执法工作,积极落实《关于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意见》要求,对全市300余名一线执法干部开展为期2周的培训,着力增强执法干部综合素质,提高监管效能,助力夯实我市安全生产基本盘。
四、强化培训设计,发挥资源优势
坚持“从业管理者+专家学者”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配置课程,由市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并带动班子成员,结合各自分管领域进行授课,从管理角度剖析解读当前工作现状、问题,提出落实举措,统一全市工作思路;由专家学者针对应急管理重点难点问题,将原理知识、前沿理念、方法措施讲透讲细,提升参训学员专业素养。结合培训内容编制配套教材,内容涵盖法律法规、基础知识、典型案例,引导参训学员在培训结束后持续提升,反复思考。同时,注重利用我市教育资源优势,根据不同培训班特点选择与相关院校合作教学,提升培训专业性。
五、突出模拟训练,提升实战能力
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统筹推进,在课程设置中着重提升互动性,增加模拟、实训课程比例,引导参训学员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学到知识,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在保留事故案例桌面推演、模拟法庭等成熟的体验式教学课程的基础上,增加突发事件协调治理模拟课程,利用“乐高”模块搭建模拟场景,使参训学员快速形成统一指挥协同联动的应急管理系统性思维;增加新闻发布会模拟课程,邀请权威专家对学员在发布会上的坐姿、神态、话术等逐帧点评,严肃指出问题并分析可能引发的误会,切实增加媒体应对经验;大幅提升执法业务培训实操训练比例,利用一周的时间赴安全培训基地、危化品生产车间等进行全景式、立体化、多维度的系统实操训练,使安全监管执法干部熟练掌握安全监管重点,快速提升实战能力。
六、碰撞思想火花,广泛开展研讨
为促进全市系统干部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培训班专门搭建了沟通交流平台,每期培训均安排了不少于一次的交流研讨,参训学员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解放思想,共同探讨,从体制机制、队伍建设、统筹协调、宣教培训等各个方面,踊跃提出想法、建议、对策、举措,在交流中增进理解,形成共识,凝聚起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合力。
“课程设置精准,切中当前工作中的重点难点。”“这么多顶级的业内管理者、专家授课,含金量十足。”“真是受益匪浅,学到的新理念、新知识十分受用,为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参训学员对培训普遍高度评价,实现了提升我市应急管理干部能力素质的培训初衷。下一步,市应急管理局会继续拓宽培训渠道、创新方式方法,在继续提升专业化能力培训效果上下功夫,着力培育一支敢挑重担、能担重任的应急管理干部队伍,助力推进“十四五”时期我市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新的奋斗征程上为党和人民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