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应急管理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应研院”)组织召开建设发展三年规划座谈会,就进一步完善规划内容,强化科技创新服务应急管理工作大局,切实发挥应研院对全市应急管理领域科技支撑作用进行座谈交流。市应急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魏东出席会议并讲话。
近半年来,应研院研究起草了《天津市应急管理科学技术研究院建设发展规划(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未来三年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定位、主要任务和举措、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等五部分内容,谋划了“1+5+N”的发展思路,即“坚持1条主线,抓好5个平台,夯实N项举措””。根据规划内容,应研院将围绕打造我市应急管理平台型科研机构为目标,从组织架构、人才队伍、制度建设、研究体系、业务拓展等方面加强建设,初步形成快速发展的组织、科研、人才、制度保障体系。到2025年,基本实现打基础、建制度、搭平台、聚人才、出成果的阶段性发展目标,为我市防范化解事故灾害风险,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会上,市应急局各处室、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结合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实际,谈想法、提建议,探讨交流、集思广益,为应研院未来发展提出46条专业化的意见建议。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天津市应急管理科学技术研究院建设发展规划(2023—2025年)》是理清发展思路,找准自身定位的行动指南,对于引领应研院转型升级,推进建设发展,助力我市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落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作用。
会议指出,应研院在发展改革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牢固树立“质量立院、文化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理念,以提升应急管理科技支撑能力,服务应急管理工作大局为中心,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源头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科学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汇聚整合各类科技资源,为我市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下一步,应研院将认真研究吸纳本次会议提出的意见建议,凝聚各方智慧,加紧完善规划内容,制定细化工作方案,明确具体措施、时间节点、落实路径、责任主体和保障措施,做到紧密协同、务求实效,确保工作目标如期完成,为我市应急管理事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