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zf
logo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
聘专家 训专干 授专课 强专能 筑牢防汛防震屏障 淬炼应急实战尖兵
信息来源: 天津市应急管理局        发布日期: 2025-05-16 18:05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化解重特大水旱、地震灾害风险,近日,市防办、市抗震办、市应急管理局举办防汛抗旱和地震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培训会。

此次培训采用全脱产封闭方式,参训人员覆盖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各区政府防汛抗旱、抗震救灾分管负责同志和重点街镇分管负责同志等市、区、街镇三级指挥体系责任人共计200余人,着力强化各级责任人“抢大险救大灾”风险意识,提升“科学决策、快速反应、精准处置”硬核本领,共同筑牢防汛抢险、防震减灾救灾安全堤坝。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定应急管理工作“主心骨”。应急管理部干部培训学院专家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为题,“战略方针、核心理念、顶层设计、工作布局、保障措施”五个方面,系统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应急管理工作,强调各级责任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政治担当,树牢底线思维,认真履职尽责,进一步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以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支撑保障中国式现代化。

二是统筹防治策略,强化应急管理“防护网”。应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专家围绕“关于如何做好防汛抗旱应急管理工作的思考”,深入分析总结水旱灾害特点及规律,结合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等典型案例,从责任落实、机制完善、预案优化、隐患消除、科技赋能、科普宣传等七个方面提出防汛抗旱应急管理新思路。应急管理部地震地质司专家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为题,详细讲解我国地震和地质灾害风险特征,通过对四川泸定6.8级地震、西藏定日6.8级地震、四川筠连山体滑坡等典型案例的分析,提出“地下搞清楚、地上搞结实、公众搞明白”三位一体地震灾害防治路径,为我市做好水旱和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创新方向和指引。

三是技术赋能实战,用好指挥效能“助推器”。中国安能集团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专家结合河南“7·20”特大暴雨、云南镇雄山体滑坡和甘肃积石山地震等灾害救援案例,深入浅出讲解水旱和地震、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应急救援处置措施。市气象局专家介绍了移动端决策气象服务平台(天津气象APP)的基本功能及操作规范,从丰富应急指挥实战技能、强化精准决策技术支撑方面,提升我市各级防汛责任人履职水平。

四是构建综合体系,落实防御任务“施工图”。市防办负责同志立足天津市防汛基本情况,深刻剖析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存在问题,有针对性提出压实防汛责任、提升专业能力、建立巡查制度、落实预案方案、加强工程建管、加大物资储备、强化信息支撑、广泛科普宣传等重点工作任务。市抗震办负责同志立足我市地震灾害风险,从组织体系、预案机制、隐患排查、指挥平台、队伍建设、物资保障、宣传演练和避难场所建设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天津市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情况,对于健全完善区、街镇两级防汛抗旱、防震减灾应急管理体系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会议要求,各级防汛抗旱、抗震救灾责任人要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保持如履薄冰心态和迎战实战状态,加强值班值守,严格叫应机制,及时上岗到位,落实防范措施,特别要督促本系统本行业本辖区基层卫星电话、北斗终端、手持电台等应急通信器材落实专人维护、保持开机待命,确保极端情况下应急通信畅通,支撑精准决策指挥、高效抢险救援,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