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以改革创新推动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各司其职、互为补充、协同作战、共同发展的多元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日前,市应急管理局印发《驻津中央企业工程抢险力量参加自然灾害抢险救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发挥企业工程建设专业优势,统筹企业工程建设资源,全面备齐物资力量,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高位谋划统筹,构建应急救援“新矩阵”
深入贯彻落实应急管理部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部署,在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上见行动见效果,充分发挥驻津中央企业工程建设队伍专业技术、装备资源和施工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坚持原地转化、就近作战,将中国安能、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交集团、中国能建、中石化四建、中建三局、中建六局等驻津中央企业纳入我市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加强应对洪涝、地震和地质等灾害的应急力量准备。
完善力量编成,激活协同作战“一盘棋”
《方案》重点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坚持“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协同联动”的原则,明确驻津中央企业工程抢险力量“五队一组”编成,承担堤坝加固、道路抢通、建筑抢险、运输保障等工程抢险任务。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将中国安能京津冀地区专业应急力量作为预备队纳入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根据需要增援我市抢险救援行动。同时,明确各队、组的编组方式和具体力量编成,强化协调联动,形成救援合力。
明确工作程序,畅通应急响应“全链条”
《方案》细化灾害救援全流程管理,构建从预警到复盘的闭环工作机制。明确灾害发生后,市应急管理局启动与驻津中央企业应急救援协调机制,通报灾害信息并发送备勤或紧急出动通知。驻津中央企业接到通知后迅速集结工程抢险力量,清点人员装备,开展灾情研判。市应急管理局对接属地救援需求,联系驻津中央企业组织救援力量抵达现场,在现场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组织人员参加工程抢险处置行动。同时,加强抢险救援行动复盘总结,不断优化央地应急救援联动机制。
强化保障支撑,筑牢抢险救援“保障网”
《方案》从力量准备、救援协调、资金保障等方面构建保障体系。压实主体责任,明确驻津中央企业要配强骨干队伍,储备专业人才,为完成任务提供人力支撑;紧盯灾害易发的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和所担负的救援任务,完善装备器材筹措机制,提升装备保障能力。强化支撑保障,市应急管理局统筹协调车辆通行、现场对接及后勤支持,为抢险队伍开辟“绿色通道”,做好食宿、休整等基本保障,依规做好救援资金清算、审核、拨付。通过细化应急联动协同机制,构建起政府统筹、企业参与、专业支撑的应急救援新格局,持续提升应对灾害事故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