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企业解决日常安全管理短板和弱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近日,天津市应急管理局赴相关事故企业提供针对性安全指导服务,切实增强企业安全管理意识,提高系统管理水平。
企业详细介绍了事故防范措施、整改落实、员工警示教育、日常隐患排查等情况。市应急管理局围绕事故原因,聚焦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外委外包管理、检维修作业等关键环节,通过资料审查与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安全体检”;深入作业区域、储存场所等重点部位,依据《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和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针对设备设施运行、用电设施安全、现场安全管理、警示标志设置等事项逐条、逐项进行检查,详细记录问题隐患并逐一分析研判,再一次督促企业吸取事故教训,增强安全意识,落实防控措施、提升管控能力。
帮扶组强调,针对事故企业开展专家指导帮扶工作不仅是帮助企业发现问题,更是督促企业找准问题根源,企业要增强思想认识,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消除事故隐患,降低安全风险。一要严格落实负责人职责。聚焦“百日攻坚行动”,充分学习企业主要负责人“十必做”相关内容,将“十必做”内容与日常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时刻提示自己落实相关措施,以上率下,指导企业员工履行各自责任,落实“十项禁令”等相关学习内容,通过专项培训、责任制考核,提升企业员工安全意识和思想认识。二要加强重点环节管控。结合事故原因,深刻吸取事故教训,紧盯动火、临时用电、有限空间、检维修等重点环节,严格落实作业审批流程和专人现场监护措施,杜绝人员培训不到位、防护措施不完善、防护用品不齐全、人员佩戴不规范等突出问题,形成分级审批、现场确认、动态监管的全流程管控。三要紧盯外包安全管理。结合《工贸企业外包施工作业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建立健全承包商资质审查、安全管理协议签订、现场监督考核等一体化管理体系,着力解决资质审核不严格、安全培训不彻底、管控措施不到位等典型问题,全面提升企业外包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将外委外包作业纳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四要强化重点时期安全管理。聚焦重大活动、汛期、高温天气等重点时期,坚持关口前移,做好日常防范工作,狠抓员工违章违规作业行为,加强作业现场管理;备足备齐沙袋、水泵等防汛物资,统筹做好储备、管理和调配;落实岗位防暑降温措施,合理调整工作班次,减少或暂停高温期间的户外作业。
下一步,天津市应急管理局将紧扣工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特点,强化跟踪问效,持续加强监管工作,推动工贸企业增强安全管理能力,从根源上防范化解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