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天津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部署安排,2025年为我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年,全市各区、各部门坚持事故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深入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落细。
一、聚焦责任机制,锚定前行“航向标”
各区、各部门树牢健全机制、压实责任理念,推动集中攻坚任务深入展开。市消防救援部门锚定焦点难点发力,针对超高层建筑突出隐患和典型火灾事故,集中约谈属地政府领导。津南区明确新兴产业领域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制发《安全生产“一件事”全链条运行机制》,进一步厘清监管责任。西青区建立安全生产分区管理机制,推行“定区、定岗、定人、定责”精细化管理,精准评估风险等级,区域管理责任进一步压实。
二、聚焦排查整治,筑牢安全“防火墙”
各区、各部门秉持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原则,全力开展隐患排查行动,共整治重大事故隐患12059项。市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督促问题隐患立整立改。静海区定期审核执法成效,及时晾晒曝光执法“宽松软虚”问题单位。宝坻区依托“1+1+N”联合督导检查模式,整合卫生、商贸、民政、教育等相关部门力量,重点领域和企业实施重点整治。
三、聚焦精准帮扶,提升监管“新效能”
各区、各部门以服务在先、监管在实为抓手,帮扶指导高危行业领域企业24178家次,助力企业提升安全管控能力。市交通运输委建立重点企业“安全画像”数据库,把辨识重大风险隐患作为帮扶重点,推动企业主动自查自改。和平区组建“安全服务小分队”,为小微企业提供“上门式”服务,帮助指导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河北区推行“楼宇园区专员帮扶”机制,组织对运营方实地指导、帮扶、执法提示,服务企业与监管手段不断强化。
四、聚焦教育培训,打造宣教“受众圈”
各区、各部门坚持教育提质、培训增效为根本,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专题教育培训4.68万场次,覆盖476.2万人次,将能力提升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市应急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对北辰区部分粉尘涉爆企业开展教育培训活动,重点宣贯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南开区依托移动消防宣传车,为辖区企事业单位和群众送上“流动安全课”,着力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氛围。宁河区开展“小积分 大安全”和“看图找隐患”活动,防范事故可视化、可量化成效不断得到巩固。
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时间过半。全市上下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慎终如始,出实招、用实劲、下真功,切实落实各项工作举措,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确保高质完成治本攻坚各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