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我市机械制造行业工伤预防能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工伤、工亡等事故发生,促进机械制造企业安全发展,近日,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市人社局在天津市职业大学组织开展全市机械制造行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安全培训,1300余名企业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参加。
一是精准谋划布局。市应急管理局会同市人社局召开市、区两级工伤预防联席会议,多次研讨确定项目资金、实施方案、课程安排等相关工作。培训对象覆盖企业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三类人员”,参训企业从人社部门上一年度发生工伤及各区重点监管工贸企业名单中筛选,各区精准分配参训名额,点对点对接机械制造行业企业,通过精准定位向工伤工亡高风险企业“三类人员”送知识、送技能。
二是精心策划组织。培训由天津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具体承办并专人负责,时间集中安排在暑期,采用小班教学模式,分期、分区、分人员类别进行培训。培训期间市、区两级应急管理部门全程跟进,确保各企业按计划参训。
三是精选培训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精心设计法规解读、案例警示、风险防控、应急反应四大模块,融入我市工贸企业安全生产“十项禁令”、主要负责人十必做、五类多发性事故预防及外包施工作业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重点内容,结合学校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系统性、场景化学习演练,有效提升企业工伤预防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
四是精确考核评估。为保证培训质量,采用考培分离模式,培训结束后由第三方机构组织笔答考试,试题紧扣培训内容,成绩合格后方可颁发电子证书,通过“理论+实践+考核”的全链条学习模式,确保学员全面掌握工伤预防的核心要点,切实提高学员安全意识,增强培训质效。
下一步,市应急管理局将总结本次安全培训经验做法,与市人社局、专业院校等单位积极配合,创新工作机制,惠及更多企业,对机械制造行业重点企业“三类人员”持续开展培训和警示教育,不断提升机械制造行业企业工伤、工亡预防能力水平,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