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日前,我市召开基层应急预案编制标准宣贯会议,就贯彻实施《乡镇(街道)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和《村(社区)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以下简称《导则》)进行部署。
会上,天津师范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专家围绕《导则》的编制背景、主要内容和创新亮点进行了解读;与会专家和基层代表分别结合工作实际,就《导则》的领会理解和实际应用进行了深入研讨;市应急管理局负责同志对抓好《导则》的宣贯实施提出具体要求。
会议指出,基层是防范风险和应急处置的第一道关口,我市率先出台基层应急预案编制地方标准,对于深化全国预案建设试点成果,提升基层应急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导则》对基层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基本框架和核心要素进行了统一规范,对于破解基层应急预案“不会编、编不好、不好用”和“上下一般粗”的突出问题给出了“天津答案”。《导则》采取情景构建、典型案例借鉴和编制应急处置卡等方式,着力提升基层应急预案的实战效能;通过简化预案内容,精减预案数量,明确了村(社区)制定“一本通”预案的基本框架,实现了为基层减负增效有机统一。
会议要求,各区、各单位要提高认识,抓好《导则》的学习培训,精心做好《导则》宣贯解读;要积极发挥专家作用,帮助基层准确理解、熟练掌握《导则》,把其作为指导基层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案头书”;要加强《导则》实施的跟踪督导,开展对基层现行预案的评估、修订完善,及时跟踪收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导则》在基层落地生根、发挥效用。
会议由市应急管理局、天津师范大学主办,天津师范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承办,市标准化主管部门、市应急委有关成员单位、各区应急管理局以及专家和基层代表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