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安责险座谈会议精神,切实压实保险机构的主体责任,推动我市事故预防服务工作提质增效,11月11日,市安委会办公室组织召开全市安责险工作约谈会暨专题推动会,通报安责险事故预防服务专项抽查工作情况,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推动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市应急管理局分管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天津监管局负责同志提出工作要求。市应急管理、工业和信息化、公安、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务、农业农村等部门负责同志,我市30家承保安责险业务的保险机构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等参加会议,部分被约谈保险机构从分析问题,查明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等方面进行发言。
会议指出,安责险的核心价值定位是“事故预防服务”,这也是纳入我市安全生产社会治理体系的关键一环。保险机构及时开展事故预防服务,足额投入费用是实现安责险从“损失补偿”向“事故预防”转变的根本保障,是《天津市安全生产条例》《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等法规文件的刚性要求,更是保险机构摆脱低水平价格战、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保险机构要进一步提高站位,切实增强做好事故预防服务的责任意识。
会议强调,保险机构要聚焦问题,精准施策,坚决抓好整改落实与质量提升。一是在“足额投入”上下功夫,确保事故预防服务费用“专款专用”。费用投入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来执行国家政策规定,并要建立使用台账,优化内部费用支付流程。二是在“及时服务”上下功夫,建立“保单生效、服务即行”的快速响应机制,明确内部各环节时限,确保企业投保后第一时间享受专业的风险管控服务。三是在“优质服务”上下功夫,推动服务供给从“有”到“优”的跨越。推行“个性化”服务方案,以重大事故隐患排查为主,分类施策开展服务。建立第三方机构遴选与管理制度,优选具备相应执业资质、专业人才储备和实践能力强的第三方机构。四是在“深度服务”上下功夫,切实推动企业从“被动接受服务”到“主动寻求服务”的转变。保险机构要加强政策宣讲,向企业清晰传达事故预防服务是帮助企业自主发现并积极整改隐患,其过程和结果不作为行政处罚的直接依据。优化服务模式,对帮助排查出的隐患,必须为企业提供具体可行的隐患整改技术方案。
会议要求,保险机构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压实责任,强化协同,共同构建安责险的长效机制。一要把责任分解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建立清晰的责任清单,把事故预防服务要求落实到承保、服务的全过程。在承保环节,要向企业讲清楚服务的目的和意义;在服务环节,要配备管理人员,对合作的第三方机构实施全过程监管,对服务效果评估和把关,确保服务取得实效。二要用好信息平台,实现事故预防服务全过程管控。全部服务项目线上派单,杜绝口头指派、线下操作,实时上传现场服务关键信息。三要加强部门联动,实现信息共享。建立常态化的工作对接机制,每半年向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至少汇报一次安责险工作情况。四要畅通企业投诉和建议反馈渠道,将企业的满意度、服务评价作为衡量第三方机构服务质量的标尺,督促第三方机构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首页
机构概况
党建工作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专题专栏



中国政府网
廉韵津沽
防灾减灾网
中国应急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