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区将普查成果应用于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提高自然灾害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立承灾体和综合减灾资源(能力)成果GIS数据库,将“应急避难场所”数据库与其余各类数据库在空间上进行叠加,通过同时分析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分布及灾害属性特征,制定合理方案,促进应急避难场所科学化、规范化建设管理。
一、科学增加应急避难场所
将应急避难场所数据库与各街道行政区划范围叠加,对55个应急避难场所矢量数据设置500m缓冲区范围,其中五大道街道、南市街道覆盖率100%,新兴街道、南营门街道、小白楼街道覆盖率90%以上,劝业场街道覆盖率85%。根据数据综合分析,科学谋划全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未来着重在劝业场街道与小白楼街道交界北部、新兴街道与南营门街道交界西部、劝业场街道与南营门街道交界西部增加应急避难场所。
二、设置固定避难场所
将应急避难场所数据库与社区减灾能力数据库、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承灾体数据库叠加,根据应急避难场所辐射范围确定应急避难场所类型。
南市街道人口密度361人/公顷,在和平区内最大,辖区内设置的第二南开学校固定应急避难场所,周围1km范围内涵盖福厚西里、怀远里、新文化花园、福方里、庆有西里、食品街、南京路、新疆路等8个社区,常住人口共计39763人;范围内涵盖重要公共服务设施承灾体12个,包括4个学校,5个医疗卫生机构,1家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1个旅游景区,1家大型商超。
民园广场位于五大道街道中心,周围1km范围内能涵盖五大道街道全部社区以及小白楼街道泰安道和崇仁里2个社区,常住人口共计43266人;范围内涵盖重要公共服务设施承灾体56个,包括26个学校,13个医疗卫生机构,3家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5个旅游景区,3家星级饭店,2个体育场馆,4家大型商超。
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避难场所总占地面积3公顷左右,周围1km范围内涵盖整个新兴街道以及五大道街道文化里和友谊里2个社区,同时涵盖了河西区的部分马场街道和桃园街道,常住人口超过58277人;范围内涵盖重要公共服务设施承灾体33个,包括17个学校,12个医疗卫生机构,2家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2个公共文化场所。
根据第二南开学校避难场所、民园广场避难场所、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避难场所的地理位置和辐射范围,将其设置为固定避难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