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七届人大六次会议 | |||||
类别: | A | ||||
签发领导: | 张军武 | ||||
公开属性: | 是 | ||||
张磊代表: | |||||
一、强化责任,抓好应急宣传机制队伍建设 1.党政领导干部带头开展安全宣讲。市委组织部、市应急局、市委党校联合举办“市管干部统筹发展与安全,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专题研讨班”,共同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精神,分析全国和我市安全生产形势,提出“五个时刻”的工作要求。全市上下通过研讨交流、集中宣讲、培训辅导、集中组织观看《生命重于泰山》电视专题片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深化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宣传贯彻,全力夯实安全发展基础。各区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走上讲台,为全区重点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监管人员作授课辅导,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发展理念进一步向基层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延伸。 2.建立健全应急宣传统筹协调机制。市应急局将全域科普纳入各级应急工作整体规划和协调机制,积极实施《天津市推进全域科普纵深发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规划纲要》重点任务,加强应急管理领域科普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推动、服务引导等工作。充分发挥“三委三部”议事协调机构作用,牵头做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方面的应急宣传,部署推动各成员单位分兵把口抓好各行业领域常态化应急科普工作。各区、各部门、各企业结合实际,精心设计具有本地区、本行业领域、本企业特色的应急科普宣传活动,明确目标、细化举措,确保应急科普宣传取得实效。 3.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市应急局组建应急科普专家顾问团,参与应急科普宣传、作品创作审核、应急科普研究等。全市应急管理系统组建了宣传骨干队伍,包括市应急局各业务处室负责宣传的干部以及各区、各功能区应急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负责应急科普宣传工作。同时,整合安全宣传员、网评员、灾害信息员队伍,着力打造群众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快速反应科普宣传队伍,可在发生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时迅速发挥科普宣传员作用。 二、加强渠道融合,打造应急宣传品牌 1.做强精品宣传活动。结合今年“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森林防火宣传月”等重要宣传节点,在组织各类宣传活动的同时加入应急科普宣传内容,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群众性、社会性应急科普宣传活动,打造专业应急科普宣传品牌。一是今年“5.12防灾减灾日”期间在天津科学技术馆举办宣传咨询活动,宣传咨询活动启动仪式由市防灾减灾形象大使童瑶主持,蓝天救援队组织开展“救援小课堂”,展示救援装备器材,教授地震逃生避险技能,讲解自救互救知识;天津交通广播连续推出“应急小讲堂”,以脱口秀的方式介绍应急避险知识;市应急局与交通广播联合组织“应急知识pk赛”,结合应急科普专区各展品内容进行互动游戏,穿插讲解防灾减灾知识,现场气氛热烈。二是今年“安全生产月”期间,开展安全宣传咨询日、应急科普宣传教育、重点行业领域案例曝光专项行动等具有天津特色的宣传活动,5月31日,“津城”“滨城”双城联动,分别在天塔、中心商务片区同步举行安全生产主题灯光秀,使“安全生产”成为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在6月15日“安全宣传咨询日”当天,各区、各有关部门、各单位通过组织现场宣传、咨询服务、体验交流、网络直播、应急演练等方式,开展各具特色、别开生面的安全宣传咨询活动。举办2022年“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暨极端天气引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演练,大港油田、中交一航局、长芦汉沽盐场等17家重点企业在活动中联合发出倡议,带动全市6.4万名企业第一责任人作出安全承诺,该活动活动图文信息在应急部网站主页滚动播放,有力展示了平安天津形象。 2.开展专项宣传。市应急局通过制作专题节目、刊发重要版面、策划新媒体作品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排查整治、防汛抗旱、森林防灭为等重点工作,在新华社《参考消息》分两期刊发“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年,天津这样走过”文章,及时反映工作措施和进展成效。会同市委宣传部组织全市主流媒体和新媒体,集中开展汛期安全、燃气安全宣传,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 3.组织主题宣传活动。市安委会办公室联合市委宣传部共同组织开展了“迎盛会、兴文化”安全宣传专项行动,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以全面提升党委政府履职意识、企业主体意识、社会公共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为目标,细化工作举措,明确宣传重点,普及安全常识,传播安全理念,紧盯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燃气以及农村自建房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领导、督促推动警示教育的职能作用,提升全社会应急素质。 4.强化公益宣传。市应急局创新应急科普传播方式,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补融合,在传统媒体开设应急科普专版专栏专题节目,在新媒体平台开设应急科普专栏,制作高质量媒体宣传产品,持续加大公益科普宣传力度。在天津科学技术馆建设“天津应急科普专区”,涵盖自然灾害科学原理、自救逃生科普知识、消防安全实景体验等内容,融入应急科学原理、自救互救常识,为少年儿童参与应急避险技能体验提供优质平台。截至目前,共约10万人参与实地体验。同时还可通过VR视频、新媒体短视频等形式,开展应急科普“云体验”,以短视频的形式记录,通过应急管理局官方新媒体账号发布,让广大网民足不出户参观体验,也可以获取安全知识。 5.拓宽传播渠道。市应急局以安全宣传“五进”为抓手,持续打造“安康杯”、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平安校园”等宣传品牌,着力提升社会影响力,推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应急避险常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在天津电视台“新闻这1刻”创新推出市应急局直播说安全,有关领导走进天津电视台新闻频道直播间,向市民宣传安全生产、防汛自救等相关知识。充分利用辖区企业、社区安全宣传栏、led屏、农村大喇叭等社会媒介,积极推进应急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激发公众兴趣,增强科普宣传效果,扩大科普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提升能力,进一步扩大应急宣传效能 1.注重典型引领。市应急局注重总结凝练各区、各部门、各单位安全生产先进经验,推广岗位安全制度标准化流程,形成具有区域、行业特色的经验成果。今年安全生产月期间,我局录制了大港油田分别就“中国第一储气库”大张坨储气库安全作业经验、海上“钢铁城堡”埕海1号平台数字化管理安全保障措施等内容的短视频,利用媒体平台宣传推广安全生产经验,带动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水平提升。同时,我局紧盯危险化学品、燃气等八大重点行业领域整治,深入开展以案释法、以案普法宣传活动,曝光安全隐患,宣传典型执法案例,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强大声势,有效凝聚关注安全的共识。各类媒体累计报道打非治违和排查治理进展成效367条,集中曝光突出问题172个、典型案例75个,社会公众举报安全生产重大隐患和违法行为149项,向应急部报送典型案例5个,有效推动了一般隐患立即整改、较大隐患限期整改、重大隐患督办整改、反弹隐患持续整改。 2.持续内容供给。建设天津市应急科普资源库,涵盖重点行业领域事故案例、安全应急贴士、应急广播音频、科普短视频等内容,为应急管理全媒体宣传中所有科普宣传渠道提供内容支撑。从五月至年底,我局组织开展了“你的安全我牵挂——天津应急科普原创作品展播”活动,每周一个主题,以问题的形式展播4-5个原创科普作品,包括短视频、科普动画、广播故事、长图、宣传海报、安全提示单等形式,目前展播作品66个,总阅读量达210余万。同时利用局官方网站和微信、微博、抖音、头条等网络媒体平台,制作推出系列原创视频、动漫、图解等可视化新媒体产品,共发布图文信息和视频宣传作品4510条,其中,局官方网站共发布各类内容1623条,日均访客数1600余人次;局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814条,累积阅读量99.5万余人次;微博官方账号发送博文1171条,日均发送量为10-18条;头条账号发布文章819篇,单篇最高展现量是147.6万;抖音账号发布作品83条,单篇平均播放量达到2.11万,有力弘扬了应急正能量,进一步推动了安全文化传播和相关知识技能普及。 3.强化媒体联动。组织中央驻津媒体和海河传媒记者团深入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大力宣传报道打非治违和排查治理进展情况,在天津电视台《应急之声》专题节目、天津应急广播、央广网天津频道等主流媒体播发相关报道67篇。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汛期应急宣传工作,推动建立汛期应急宣传、现场采访联络、防汛科普常态化宣传等机制,与媒体单位形成“扁平化”协调联动模式。面对今年多轮次强降雨,6次启动市防洪四级应急响应,强化京津冀省市间、应急气象水务部门间会商研判,针对风险影响范围,不间断通过中央驻津媒体、本地主流媒体通过报、网、声、屏,联动播发防汛预警信息、汛期安全提示和应急避险常识,形成全覆盖、无盲区宣传格局,有效打通了安全宣传“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将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抓好应急管理领域科普宣传工作,注重以点带面,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提高全民安全意识,进一步提升公民应急素质和自救互救能力,为平安天津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建立市区协同配合的宣传联动机制,加强各类媒体资源的整合利用,着力构建统一指挥、协调联动、协同发声的应急管理传播矩阵,组建应急科普宣传员队伍、专家队伍,全面提升全市应急管理新闻宣传的覆盖面、实效性、影响力。二是结合重点任务的宣传报道,组织策划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重点内容系列科普宣传产品,着力打造天津特色应急科普宣传品牌。三是结合安全宣传“五进”,注重精准投放,培育应急特色文化,挖掘应急科普“网红”,针对不同层面受众特点,统筹宣传内容,提升宣传效果。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 |||||
| |||||
工作人员: | 杨琳琳 | 联系电话: | 15620630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