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 | |||||
于敬东代表: | |||||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巨灾保险制度建设的建议,经会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监管局、市地震局、市水务局、市财政局研究答复如下: | |||||
2023年,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涝灾害侵袭京津冀地区,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影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多个兄弟省份在巨灾保险工作领域做出了有益尝试。为探索我市巨灾保险顶层设计,研究符合我市自然灾害特点以及实际需求的保险方案,4月2日,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召开我市巨灾保险工作座谈会,推动巨灾保险工作具体落实。市气象局、市地震局、市水务局、市规划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委、市财政局、市建委、金融天津监管局、市保险行业协会9个市级部门以及由市保险行业协会召集的我市10家保险公司代表参加会议。 会上,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刘玮同志介绍了该校团队针对巨灾保险的研究成果,市应急管理局就我市近十年的灾害特点、灾情损失情况以及相关省份巨灾保险开展情况和经验做法进行了介绍说明。平安财险、人保财险、太平洋财险介绍了指数型保险、民生保险设计方案。与会部门围绕保障对象、保险责任、理赔启动条件、风险减量服务等方面提出相关需求和意见建议。从金融监管角度看,一是要在确保政府财力可承受和维持金融机构可持续性防范金融风险方面达到平衡。二是相关保险公司要建立专家团队,整合力量资源,发挥最大优势,更好地对接和服务政府需求。三是各部门要加强数据资源信息共享,形成有效工作模式。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包括:一要强化巨灾保险的民生保障作用,以坚持“两个至上”为原则,充分发挥巨灾保险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支撑保障作用。二要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发挥保险行业优势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增强个体、家庭的风险承载能力,避免出现因灾返贫情况。三是要深化协同合作,共同推进巨灾保险体系建设,尽快形成具有创新性、可持续性、适应天津灾害特点的天津市巨灾保险顶层设计。 目前我市主要财产保险公司联合成立了巨灾保险工作小组。下一步,我局将会同相关部门与工作小组专家团队紧密配合,进一步对接需求,深化协同合作,尽快研究出符合我市地域特征、实际需求的巨灾保险方案。同时积极争取财政支持,争取尽快将我市巨灾保险工作落实落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