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zf
logo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
市应急管理局对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328号建议的落实答复
信息来源: 天津市应急管理局        发布日期: 2025-09-17 14:29

对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
第0328号建议的落实答复


  类别:

A


签发领导:

张军武


公开属性:

刘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消防安全精细化管理的建议,经会同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研究答复如下

消防救援总队“精细化管理”理念,推动从粗放、被动、模糊的管理模式转向精准、主动、量化的管理模式,不仅解决“面”上的问题,更深入到“点”和“线”,促进消防安全责任、措施、意识落实到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位居民

一、构建“精准化”责任体系解决“谁来做”的问题

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是权责清晰,避免责任真空。

一是落实“五位一体”责任包干制物业公司承担主体责任负责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检测(如灭火器年检、消防管道水压测试)、消防通道的日常巡查清理、电动车集中充电点管理、微型消防站日常值守。社区居委会承担属地管理责任负责组织宣传、协调资源、组建志愿者队伍、督促物业履职,并对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进行登记与关爱。业委会业主承担监督和自律责任监督物业的消防工作,将消防安全条款写入物业服务合同,并通过业主公约规范居民行为(如禁止楼道堆放杂物)。街道乡镇承担领导责任将社区消防安全纳入网格化综合治理体系,定期组织联合检查和应急演练。消防部门公安派出所承担监管和指导责任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和执法,提供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

二是推行“楼长制”“网格长制”。将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或楼栋单元,指定负责人(可由热心党员、退休干部、志愿者担任)负责本区域的日常消防安全巡查和宣传,成为最前端的“眼睛”和“哨兵”。

二、实施“智慧化”技术防控解决“如何高效管”的问题

利用科技手段弥补人力管理的不足,实现实时预警。

一是建设“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智能烟感/温感报警器:在居民家中(特别是独居老人家庭)、楼道、电井等关键位置安装,报警信息可同时推送至业主、物业监控中心甚至消防平台。水压、水位传感器:实时监测消防栓、喷淋系统的水压是否正常,异常情况即时报警。智能用电监测系统:监测楼道、电井内的线路是否存在过载、漏电、温度异常等电气火灾隐患。视频监控AI识别:利用已有摄像头,增加AI算法,自动识别消防通道堵塞、电动车入户、楼道内动火等危险行为,并发出语音警告和上报信息。

二是升级电动车管理手段。智能充电桩:具备充满自动断电、过载保护、故障报警等功能。电梯阻车系统:利用AI摄像头识别电动车,一旦识别成功,电梯将停止运行并发出警报,从根本上杜绝电动车“上楼入户”。

三、开展“差异化”风险管控解决“管哪里”的问题

精细化管理要求识别不同风险点,采取针对性措施。

一是建立社区消防安全“风险地图”。对社区进行全方位风险评估,标识出高风险区域(如电动车棚、燃气调压站、老旧电气线路楼栋、群租房、特殊群体家庭等),进行重点布防和频繁巡查。

二是实施“人群分类”关爱。特殊群体清单:建立独居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清单,定期上门检查用火用电安全,为其安装联网型独立烟感报警器,并建立邻里互助守望机制。出租房管理:与房东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明确要求配备灭火器、应急灯等设施,并将租客纳入社区消防宣传体系。

三是“一点一策”治理顽固隐患。楼道堆放物:除了宣传和清理,可设置“临时物品存放区”,疏堵结合。消防通道占用:采用物理隔离(如可升降的防撞柱)、高清抓拍、联合交警执法等多种方式综合整治。

四、推行“常态化”宣传演练解决“人的意识”问题

火灾防控,意识先行。宣传演练不能“一阵风”,要润物细无声。

一是精准化宣传。线上:利用社区微信群、公众号,定期推送针对性的消防小知识、警示案例(如电动车火灾视频)、安全提示(大风天禁火)。线下:在公告栏、电梯广告屏、单元门口进行视觉化宣传。针对不同人群,开展“消防夜校”(针对上班族)、“假期少儿消防营”(针对学生)等活动。

二是实战化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全员参与的消防疏散演练,模拟真实火场环境(使用烟雾弹),让居民熟悉逃生路线、掌握灭火器“提、拔、握、压”的基本操作。定期对物业保安、楼长、志愿者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其成为“见火不慌、抬手就灭”的“准消防员”。

三是建立积分激励制度。推行“消防安全积分卡”,居民参与培训、演练、举报隐患等均可获得积分,积分可兑换物业费、小礼品等,形成正向激励。

五、完善“标准化”应急准备解决“救早救小”的问题

一是强化微型消防站建设。配齐配强人员(队员24小时分班值守)、装备(防护服、空气呼吸器、破拆工具)、灭火器材(高压细水雾装置更适合小区狭小空间)。定期与辖区消防中队开展联勤联训,确保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二是优化应急标识系统。确保消防疏散指示标志清晰、明亮(尤其是声光控型),在楼道地面设置荧光或蓄光型疏散指示地贴,即使在浓烟环境下也能为居民指明方向。

加强居民社区消防安全精细化管理,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多方协作、科技赋能、人人参与的系统工程。其要求我们从“人防”到“技防”,让管理更智能、更高效从“泛化”到“聚焦”,精准识别并管控最高风险从“管理”到“治理”,激发每一位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推动构建“责任清晰、设施完好、预警及时、响应迅速、意识普及”的社区消防安全共同体,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025911


工作人员:

曹津铭

联系电话:

022-27351095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