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zf
logo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
市应急管理局对市政协第十五届一次会议第0266号提案的落实答复
信息来源: 天津市应急管理局        发布日期: 2023-09-27 09:22

对市政协第十五届一次会议
第0266号提案的落实答复

民进天津市委会

  贵党派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的提案,经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市公安局、市气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研究答复如下

一、市应急局有关落实情况

一是强化指导基层应急体系建设。以党建为引领,全面落实《天津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方案》健全基层应急管理体系等有关内容。在前期充分调研基础上,对全市应急系统4年多来的建设经验成效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吸取上海、广东等兄弟省市先进做法,形成了全市应急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目前正在征求意见,待完善批复后,印发执行。完成滨海新区杭州道街道基层应急试点选取工作,并召开了16个区参加的现场推动会,同时印发了《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业务标准化规范(征求意见稿)》指导文件,全面启动基层应急试点工作,先行先建推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以点带面推动提升乡镇(街道)应急管理能力。二是持续推进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总结推广我市和相关地区基层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经验,组织推动各区完成编修各类预案,开展区级和基层应急预案培训。持续深化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推动各区建立区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乡镇(街道)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三是强化指导基层应急组织建设。指导落实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体制,乡镇(街道)党(工)委和政府(办事处)担负起应急管理领导责任,党政主要负责人为辖区应急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负全面领导责任。推动应急管理职责履行情况作为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领导干部履职评定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纳入干部选拔任用、离任审计等全过程管理。依托“全科”网格和专兼职网格员队伍现有体制,完善基层应急管理网格体系。健全完善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任网格长,各村(社区)专兼职网格员等人员构成的应急管理网格,积极吸纳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等作为网格末梢与乡镇(街道)、村(社区)上下联动,实现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全覆盖。四是强化指导基层应急力量能力建设。推动乡镇(街道)依托辖区民兵、预备役人员、警务人员、医务人员、社会救援力量、企业救援力量等,结合乡镇(街道)人口密度、经济发展、风险隐患等情况,建立乡镇(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村(社区)依托党员干部为主体,整合灾害信息员、网格员、社区志愿者等人员力量,建立村级应急救援队伍。指导各类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和网格员有针对性的开展应急演练,并组织预案演练情况复盘评估,优化应急处置流程,提升应急救援能力。五是完善基层应急保障建设。目前已完成对各区建设完成的固定中心避难场所再次实地检查,完善了应急避难场所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数据库,加强了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数据维护。已完成天津科技馆应急科普专区二期建设,并组织完成10部原创应急科普视频制作,初步建成了涵盖各类应急科普素材3000余个的天津应急管理科普资源库充分利用防灾减灾宣传周、安全生产月、森林防火宣传月等主题宣传节点,开展科普宣传,进一步提升了提高社会公众的安全避险意识和自救救能力

二、市公安局有关落实情况

一是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市公安局严格按照公安部部署要求,结合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将基础警务积极融入到基层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派出所主防职能,准确掌握派出所积极参与做好防火工作的职责定位,配合消防救援等部门对城乡社区和“九小单位”开展消防安全监督检查,有效防范化解重大事故隐患,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二是依法履职,依规落实。指导派出所充分发挥基层治理主力军作用,在开展日常治安管理工作中,以社区、村以及“九小单位”为重点,协助消防部门和属地街镇党委政府监督推动落实消防主体责任;指导派出所配合做好对老旧小区、高层建筑、家庭加工作坊、“三合一”场所等防火重点领域的主体责任落实;积极与应急、住建和消防部门沟通,定期组织召开工作协调会,为派出所做好监督检查和宣传工作提供专业培训支持。在深入开展安全防范工作中,对发现的显性或重大火灾隐患,及时通报属地消防部门和党委政府,对涉嫌违法犯罪的及时立案查处,形成执法合力。三是加强培训,提升技能。持续深化公安机关全警实战大练兵,着力打造“全科社区民警”,市公安局举办了42023年全局人口管理工作培训班。制定《天津市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公安分预案》和应急演练方案,实地开展火灾事故处置应急演练,今年以来,市公安局派出所共组织开展防火演练2503次,汛期演练694次,进一步提升了公安机关应急处置的能力水平。四是统筹宣传,确保实效。结合公安部防范宣传“五进”工作,将防火宣传与日常安全防范宣传工作紧密结合,营造全民防火的良好氛围。坚持“预防为主、积极宣传”的理念,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采取精准滴灌与大水漫灌相结合的方式,组织社区民警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主流媒体以及新兴媒体刊播消防安全公益广告;依托社区警务室对快递、外卖、配送人员,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形式,开展警示性宣传,曝光典型火灾案例,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消防安全工作,做到以案说法、以案明责、以案警示,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自防意识。

三、市卫健委有关落实情况

一是开展卫生应急知识科普宣传大力开展卫生应急知识宣传工作,目前已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流行性感冒、甲流、诺如、疟疾、革登热等传染病知识、中暑等急救知识的科普宣传工作,开展应急知识有奖问答活动1次。印制32000份宣传折页材料供16个区卫生健康委统筹用于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卫生应急科普知识宣传。赴西康路小学、岳阳道小学开展卫生应急进校园活动;结合世界家庭医生日活动,在西青区开展卫生应急科普折页发放和义诊宣传活动;制作H5宣传动画开展关于传染病等知识的线上宣传活动。制作肠道传染病、中暑急救两个主题宣传海报,在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的40个点位投放宣传,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卫生应急知识,提高全社会卫生应急能力。持续开展疫情信息监测预警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疾控局有关要求,组织市、区疫情监测专班每日收集汇总我市核酸和抗原检测、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人员、居民自行抗原检测等数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按照规定开展病例报告监测;依托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哨点医院,开展新冠感染监测;对部分核酸检测阳性标本开展病毒变异监测;采集污水处理厂污水样本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持续开展各项疫情指标监测。梳理发热门诊数据监测预警流程图,探索实施新冠病毒感染监测预警信息化、智能化措施,高度关注发热门诊核酸及抗原阳性率指标,做好应对处置准备。加强重点机构监测和重点人群保护。养老院、学校、工厂等集体单位做好人员健康监测,有发热、咳嗽等异常症状人员暂缓返校返岗,相关聚集性疫情要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做好分析研判开展风险评估开展人群感染情况测算。组织市疾控中心利用广义泊松回归模型测算每日新增感染人数、人群感染率、全市累计感染人数、累计人群感染率。每日将我市监测数据和人群感染测算上报至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人群感染情况回顾及预测。根据天津市现行的监测数据和相关模型测算,为我市疫情处置准备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四是组织专家拟定市级应急医药储备目录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应急医药储备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急函〔202312号)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做好我市应急医药储备工作,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发生可能性和造成的危害程度,坚持底线和极限思维,考虑历史峰值需求和必要的备份,参照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平稳有序转段的有关做法和信息,委托天津市医评中心组织制定天津市市级应急医药储备目录(清单),研究提出天津市应急医药储备品类、规模等需求建议,并科学制定储备目录,合理确定储备规模。重点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中短缺的重点救治药品和检测试剂、医用防护物资、医疗救治设备等专项储备。

四、市气象局有关落实情况

进一步健全区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区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制修订街道(乡镇)-社区(村)气象灾害预案和应对措施。加强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修订印发《天津市气象局气象灾害预警高音喇叭运行管理办法(第二次修订)》,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确保预警信息“发得出”、“收得到”、“用得上”。全面完成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各项工作。与市普查办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推动获取各行业普查数据成果。完善本市及海河流域风险普查基础数据库建设。印发《关于做好风险普查数据使用有关工作的通知》,推动普查成果投入业务服务应用。召开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和风险预估专题推动会,印发《关于做好气象灾害风险预估有关工作的通知》,逐步推动建立分区域、分时段的暴雨、大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风险预估业务研究。加强气象灾害科普宣传教育,联合14部门开展“应急之星”防灾减灾科普教育进社区活动,提高全社会对气象灾害防范意识和能力。下一步市气象局将进一步健全基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强化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加强面向社会公众的气象科普宣传,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五、市文旅局有关落实情况

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纳入到了市“十四五”规划、《天津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和《天津市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2022,经市政府同意,组建了“天津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作启动会议。随后,市文化和旅游局加大推动力度,多次与国家广电总局、市气象局、海河传媒中心、全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比较完善的省市以及应急广播承建企业等单位、部门了解情况,研究拟定了《天津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方案》,并多次与我市有关部门沟通争取市财政资金支持。市文旅局多次与海河传媒中心研讨,与承建单位反复协商,进一步修改我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技术方案。下一步,市文旅局将进一步深入调研,完善我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方案,努力争取市财政资金支持,尽早启动我市应急广播体系工程建设。

                              2023年9月26   


工作人员:

宫之贤

联系电话:

28051631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