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第十五届一次会议 | |||
钟英华委员: | |||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我市安全基础建设水平的提案,经会同市教委、市交通运输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研究答复如下: | |||
一、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 一是健全保障机制。自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以来,我市结合天津实际,迅速制定了《关于加强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医院信息安全和互联网医院服务规范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就加强我市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管理工作作出具体工作安排,加快推动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保障机制。特别在疫情防控期间,我市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为支撑疫情精准防控、避免聚集交叉感染、促进人员有序流动和复工复产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增强诊疗能力。截至目前,我市共审批设立了140家互联网医院,在线注册并从事互联网诊疗的医师达到4.2万人,全市互联网医院已开展线上复诊服务217万余人次,开具电子处方150万余个,开展在线咨询达90万余人次。特别是三级公立医院互联网医院得到较大发展,其中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22年全年互联网医院接诊量达到91.6万人次,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的互联网医院接诊量占比总门诊量达29.62%。三是提升服务水平。我市部分互联网医院除提供线上诊疗服务外,还开发了线上处方流转、药品邮寄到家、检验检查预约、医疗报告查阅、电子发票等便民功能,切实做到线上与线下数据共享、业务协同,为患者提供了便捷高效服务。 二、加快应急物资储备建设 一方面,市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牵头研究起草我市应急产品名录,梳理确定应急物资生产企业41家、应急产品132种,高标准做好应急工业品供给保障准备,为有效应对各类灾害事故提供支撑保障。另一方面,加强京津冀区域协同联动,会同河北省工信部门联合举办“2023中国(河北)安全应急博览会”,就“2023年天津市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工作安排”安全应急装备工作进行探讨交流,促进三地应急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 三、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一)增加养老服务设施供给。今年以来,市民政部门积极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养老服务综合体20个、新建养老床位2057张,预计年底前可建成养老服务综合体30个、养老床位3000张。 (二)加强困难老年群体关爱服务。按照民政部《关于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市民政部门正加紧研究起草我市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的实施方案,进一步丰富探访关爱服务内容,健全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机制。 (三)完善应急保障机制。当前,我市大部分区级民政部门都成立了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负责辖区养老机构的服务与监管等工作,具备区内养老机构应急救援响应和协调能力。市级民政部门尚未设置专职部门,市级层面养老机构应急处置协调由市民政部门内设处室负责。下一步,将结合机构改革,进一步增强应急处置力量。 四、提升儿童宜居城市建设水平 (一)提高儿科诊疗能力。加快推进儿科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建设,与天津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交流机制。持续深化儿科医联体建设,市儿童医院医联体单位已扩增至67家,院内制剂在医联体内调拨使用,覆盖了西青、东丽、宝坻等多个行政区,带动区域内儿科医疗服务能力整体提升。起草二三级综合医院儿童医疗服务能力指南(讨论稿),将用于指导综合医院完善儿童诊疗能力。面向全市医务人员,举办4期儿童危急重症救治培训,通过模拟人操作和临床病例讨论,提升医务人员对儿童危急重症的鉴别和救治能力。启动第七批儿科医师转岗培训,进一步扩充儿科医师队伍。 (二)加强校园安全防范。校内防范方面,我市各学校按照《天津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规定》要求,制定预防校园欺凌的工作制度,设立学生求助电话和联系人,健全了应急处置预案,明确了工作流程,建立了早期预警、事中处理、事后干预等机制。校外防范方面,河东区通过设置硬隔离、警戒线,在校园门前划定学生行进安全区域和家长等候安全区域;红桥区成立“护校巡查队”,上放学期间佩戴袖标在校门口履行护学护导任务;和平区制定《家长志愿者执勤制度》,每学期召开家长志愿者执勤培训会议,确保学生进出校园安全。 五、夯实“一老一小”交通安全基础 公共交通方面,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部门持续优化公交线路与站点设置,累计优化公交线路57条,迁移调整公交站点20余个,目前正组织公交集团规划20条敬老服务线路,更好服务老年人、儿童出行,努力破解老年人与中小学生出行安全问题。“闪送工程”方面,为缓解高峰时段学校周边的道路交通秩序,市教育部门印发《关于推广河西区教育局“闪送工程”试点经验的通知》,指导各区教育部门认真分析本区各学校周边交通情况,因地制宜推广“闪送工程”,切实改善早高峰学校周边交通秩序。 六、强化危化品安全监管 (一)强化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监管。借鉴应急部专家指导模式,在武清区、南港工业区、大港石化产业园等地开展专家指导服务,帮助企业精准查找、科学治理重大事故隐患。 (二)强化危险货物运输监管。从防护设施缺失、普通国省道开口穿村过镇、占路施工影响通行、占路经营、信号灯指示等5个方面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突出隐患排查治理;部署启动“两客一危”挂靠及本质挂靠经营专项整治,以“五统一”(统一产权关系、统一建立劳动关系、统一运输生产组织、统一财务管理、统一管理责任)为标准,严把安全准入关口。 (三)强化危险货物运输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督促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持续完善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确保应急物流安全畅通。 感谢您对我市安全生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一步,我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动安全责任体系和法规体系建设,督促各区加快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基层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升安全防范能力,加强隐患排查,严肃查处非法违法行为,深化安全宣传教育,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 |||
2023年9月26日
| |||
并附联名人:张宝菊 | |||
工作人员: | 刘路 | 联系电话: | 280516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