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第十五届三次会议 | |||||
类别: |
A | ||||
签发领导: |
张军武 | ||||
公开属性: |
是 | ||||
民建天津市委会: | |||||
首先,感谢贵党派对天津市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贵党派提出的关于提升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水平,服务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市在应急管理领域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对我市进一步提升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水平、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局已认真吸收采纳。经会同市水务局、市城市管理委、市财政局、市电力公司研究答复如下: | |||||
一、加强统筹协调,压实安全应急责任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通过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安委会会议、市应急委会议等研究部署各项重点任务。市领导同志带头履职尽责,把安全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有力维护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认真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带头落实安全生产“两个清单”,将安全生产贯穿分管行业领域全过程。市安委会聚焦传统和新业态风险,组织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建筑保温材料、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全链条整治。市应急管理局建设事故统计预测预警管理系统、出台系统管理办法,加强现场警示、挂牌督办、惩戒问责等流程管束。每月制作事故警示录、每季汇编典型事故案例教育片,组织行业看、属地看、企业看,不断加大末端传导力度。去年三月以来,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成立市级工作专班统筹协调,推动30个市级部门制定32个行业系统子方案,组织各区各部门深入开展危化、燃气、消防、道路交通、城市建设及运行等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整治,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今年,将治本攻坚行动确定为“集中攻坚年”,年初印发《2025年集中攻坚阶段实施方案》,召开全市专题会议部署推动“十大行动28项重点任务”和“36项硬措施”落地落实,确保治本攻坚行动向纵深推进。 二、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市应急管理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意见》,从组织指挥、应急值守、应急预案、应急力量、应急保障、应急响应、应急宣教培训等7个方面完善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的基层治理机制;制定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业务标准化建设规范,明确组织体系、制度机制、预案管理、应急保障、宣教活动等五个方面“标淮化”建设任务,解决基层应急管理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启动制定基层应急预案编制地方标准,编制完成《天津市乡镇(街道)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天津市村(社区)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草案并报送市标准委审批;协助应急管理部在津召开基层预案编制座谈调研会议,组织参与编制《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应急预案编制管理百问百答》;举办“基层综合减灾能力提升培训”,邀请有关专家结合基层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的有效举措进行授课;结合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特点,举办应急管理“强基”练兵培训,采取视频直播等形式打通基层在线视频培训渠道,将培训向基层、一线工作人员延伸;印发《天津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试行)》,进一步深化加强各级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组织业务骨干对相关区执法支队开展精准指导帮扶,推进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质量;积极培育发展社会应急力量,推动滨海、东丽、北辰、宁河、河东新注册成立7支队伍,西青建强1支水域救援青年队伍;发动引导社会应急力量参与安全“五进”活动,开展培训演练200余场次,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各级财政部门严格落实《天津市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强化执法保障,健全经费装备保障机制,将执法装备配备纳入本级预算管理。其中,市财政局自2022至2025年,累计安排市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队伍着装、设备、车辆等行政执法装备配备资金共计580万元。 三、完善标准体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市应急管理局持续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建设实施,向市市场监管委申报《社区应急响应队建设指南》《大型商业综合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指南》等2项地方标准立项;在“世界标准日”举办应急管理执法干部大讲堂,邀请专家解读《化工企业液化烃储罐区安全管理规范》;启动对6项地方标准的起草制定工作。市水务局充分调研并征求各方意见,修订供水地方标准《天津市城镇供水服务标准》,完善供水质量、压力、服务、抢修等内容,规范城市供水经营服务行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市城市管理委制定完善城市管理行业管理条例3部,权责任务清单1份,行业技术标准、规范、导则13部,行业管理办法、规定19篇,全面规范城市管理系统生产经营行为。市电力公司印发《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差异化运维标准》《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城市“生命线”供电线路运维保障指导意见》,细化运维标准,提升智能巡视水平,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四、强化科技支撑,提升智慧应急水平 市应急管理局将天津市“应急管理一张图”项目列为全局2025年的“一号工程”、党委工程,重点推动软件平台建设,开发建设防汛、林火、危化、工贸等10个专题和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常普常新”数据更新系统、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等20余个软件系统,按照防灾减灾、安全监管、应急指挥、移动应急及政务管理5大应急业务领域实现数字赋能,推动工作体系重构,业务流程再造,体制机制重塑。目前,按照急用先行的原则,重点推动防汛专题应用建设,以1256个防汛重点点位为主线,每个点位关联视频监控、气象水务雨水情监测、预报预警和各区各部门抢险预案、队伍物资资源“五维一体”,搭建远程监控、风险研判、综合分析、叫醒叫应、会商调度、救援指挥“平战结合”的指挥调度平台,现已初具规模,可赶在汛期之前上线运行。整体项目计划于2025年12月具备系统上线试运行条件。充分发挥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每月组织气象、规划资源、地震、水务等部门会商研判,向各区各部门印发风险研判报告,指导做好防范应对;依托应急部建设的自然灾害隐患信息报送系统,动员1.1万名灾害信息员广泛参与防汛设施巡查、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森林火灾管控等工作,主动发现、及时上报、合理处置各类灾害风险隐患。 五、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局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水平。一是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有关要求,高标准起草我市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动各区党委和政府加强乡镇(街道)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在乡镇(街道)明确专门工作力量从事应急消防管理工作。二是推动印发实施基层应急预案编制2项地方标准,加强标准宣贯讲解。组织社会应急力量、基层队伍开展天津市应急救援队伍骨干培训,指导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鼓励引导滨海、蓟州、宁河、静海、东丽等区蓝天救援队积极协助区、街镇开展基层防灾项目配发装备使用训练、演练和专业救援技能培训,提升装备应用效能。三是面向基层举办不少于6次的直播授课,培训对象向重点街(乡、镇)、基层一线从事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及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拓展。制作不少于8期“应急安全靠大家”培训教程,结合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和我市安全生产、应急处置工作所需开展选题,制作成视频培训课程向一线推送,加大培训受众面,持续推动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向基层延伸。四是推动《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管理专篇编制规范》《乡镇(街道)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8项地方标准制修订,确保标准与天津市应急管理实际需求相匹配。 最后,再次感谢贵党派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 |||||
2025年4月10日 | |||||
工作人员: |
李申 |
联系电话: |
280516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