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第十五届三次会议
第0314号提案的办理答复
丁一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多措并举强化配送行业电动自行车安全全链条治理的提案,经市消防救援总队会同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研究答复如下:
2024年5月,国务院在全国部署开展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行动以来,天津第一时间组建工作专班并实体化运行,明确任务分工,实施挂图作战。在源头治理、充停管理、以旧换新、报废回收等关键环节陆续出台政策标准,监管不断规范、供需矛盾有力改善、隐患明显压减。2024年,全市共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131起,同比下降43%,从年初每月30余起,下降至年底每月10起左右。今年一季度,全市共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12起,同比下降73.91%,未发生电动自行车亡人火灾事故。
一、在生产销售源头管控方面。市工信局部署全市电动自行车整车、锂电池等生产企业严格落实“一车一电一充”管理要求,组织全市电动自行车重点生产企业集中约谈,开展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公告申请工作。推荐重点生产企业22家入选电动自行车“正面清单”。市市场监管委制定出台《电动自行车“七必须、七严禁”工作措施》,对电动自行车、蓄电池产品生产销售单位开展监督检查,督促生产销售单位严格按照75、76号令要求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专项整治以来共检查生产销售单位6153家次,出动人员12297人次,立案查处274起,没收产品412件,罚没金额约为329.59万元。检查经营网点、维修店铺3300余家次,立案158件,罚没款179万余元。市公安局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摸排假冒注册商标和生产销售伪劣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充电器等违法犯罪线索,开展检查行动66次,行刑衔接立案侦查1起,形成了严查、严打、严惩的高压态势。
二、在停放充电设施建设方面。市住建委制定《既有居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建设导则(试行)》,明确1:3增配建标准,累计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33.17万个,涉及小区内增设充电端口32.18万个,利用小区外公共空间建设充电端口0.99万个,增设共享电动自行车充电柜0.17万个。在城市更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因地制宜增设充换电桩556个,充电插口2412个。同时,指导全市机关单位改造增设充电端口1641个,倡导电动自行车“满电回家”缓解居民社区充电压力。
三、在严格执法方面。市消防救援总队联合公安、住建、民政、城市管理等部门,按照“白天查改装、晚上查停放”的原则,全面开展电动自行车“扫街”清查,检查居民社区、沿街门店等场所4814家,对1008个旧楼区实施月度评估,将74个安全隐患问题突出的旧楼区和47栋电动自行车管理不到位的高层建筑,纳入重要检查范围,累计清理违规停放充电的电动自行车3.2万辆,劝阻“飞线充电”行为5900起,对1189人实施处罚。公安交管部门设置集中治理点位144处,累计查处并纠正电动自行车未安装号牌、闯红灯、逆行、占用机动车道以及超标电动自行车违法上路等10类交通违法行为109.4万余起。悬挂临时号牌电动自行车上路违法整治初期日均查处381起,降至日均62起,降幅83.7%,日均办理电动自行车注销登记业务312件,已登记的“超标电动自行车”违法上路问题得到有效整治。
四、在以旧换新和锂电池检测回收方面。市商务局会同5部门印发了《天津市推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将较高安全风险的废旧锂离子蓄电池电动自行车换新铅酸蓄电池电动自行车的购买选择增加100元的补贴,补贴到达600元。全市参加电动自行车销售的门店482家,换购新车2.13万辆,发放补贴1163.7万元,在四个直辖市中取得“两冠一亚”的佳绩。市工信局制定下发《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健康评估、报废回收工作情况报送的通知》,鼓励龙头企业逐步推进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在全市设立锂离子蓄电池检测站点上百个。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铅蓄电池生产企业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工作,设立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企业7个,集中转运点8个,收集网点40个,废铅蓄电池收集量2.34万吨。
2025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