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防指关于印发《天津市2022年防汛抗旱
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防指组成单位,水务集团:
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意,现将《天津市2022年防汛抗旱工作安排意见》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精心组织,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2年3月28日
(联系人:彭春晓;联系电话:28051637)
(此件主动公开)
天津市2022年防汛抗旱工作安排意见
为推动和督促各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职责任务,努力提升应急能力,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2022年水旱灾害应对工作,全力确保防汛抗旱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制定以下安排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努力防范化解重特大水旱灾害风险,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的氛围。
(二)工作目标
充分汲取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和滨海新区镇海桥地道“9·4”积水亡人事件教训,坚持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树牢风险意识、危机意识,高标准落实上防洪水、中防沥涝、下防海潮、北防山洪和极端强降雨应急“关、停、限、避”各项措施,坚决守住标准内洪水不发生决堤、超标准洪水不发生责任事故,城乡内涝退水快,中心城区大雨2小时、暴雨5小时积水排除的工作底线,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二、主要任务
(一)坚持党的领导,完善组织体系,全力开展工作
1.调整完善组织责任体系。市、区、乡镇(街道)要逐级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防汛抗旱责任制,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防汛抗旱指挥部总指挥,对辖区防汛抗旱工作负总责。应急部门要调整充实防汛抗旱组织机构,进一步完善应急指挥体系。应急、水务部门要强化“防”与“救”地高效衔接,组织落实重点水利工程防汛抗旱“行政、管理、技术”三个责任人,针对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换届,加大新上岗人员防汛应急管理、应急机制、指挥调度、抢险救援等业务培训力度,增强极端强降雨防御责任意识和履职能力,实现责任人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4月20日前,市水务局、水务集团、各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将“三个责任人”名单报送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各单位要依法履行本行业防汛抗旱监管责任,压实防范措施,全力保障我市水旱灾害防范安全。(责任单位:各级人民政府,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水务集团)
2.加大组织推动力度。各级防汛抗旱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北方地区极端强降雨呈增加趋势的新常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主动进位、超前部署、精心准备、严密检查,高位推动各项措施到岗到人到位。汛前,通过召开会议、现场查勘、明察暗访、培训演练等多措并举,安排部署年度重点工作,掌握辖区存在的工程、非工程薄弱环节,督促落实防御措施。(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水务集团)
(二)健全应急机制,规范工作程序,提升指挥能力
3.修订完善预案机制。各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重要理念,认真汲取我市滨海新区镇海桥“9·4”积水亡人事件教训,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进一步完善预案和应急响应机制。各预案牵头编制单位要将气象水文预报预警和应急机制“关、停、限、避”措施分别纳入预案响应启动条件、响应内容,明确各级领导、各部门上岗条件、指挥位置、工作职责等具体任务,做好与本级总体应急预案和上级防汛抗旱预案衔接,确保上下一致;结合堤防险工险段、水库大坝、城区易积水点、山洪灾害和风暴潮易发区等薄弱环节分布情况,完善“一处一预案”,精准布防抢险救援力量,合理布局应急救灾物资,特别是针对下沉道桥、隧道等重点风险点,就近落实“应急排水、交通管制、物理隔离”人员和设备物资,逐点明确联系人、联系电话、调运线路,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动、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涉蓄滞洪区各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要坚持属地负责,以群众迅速撤离、蓄滞洪区随时启用为标准,建立“区包乡、乡包村、村包组、党员干部包群众”的包保责任体系,逐一落实区、乡镇、村三级以及行政、预警、转移、巡查防守四类责任人,编制蓄滞洪区居民安全转移预案,细化落实蓄滞洪区调度运用、口门分洪、坝埝拆除、群众转移、安置救助等各项措施,做好居民财产登记及灾后补偿工作,逐村逐户压实交通工具、转移路线、安置点位、救助保障等措施,强化实训演练,确保一旦接到转移命令,及时完成群众转移工作。市、区两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要认真组织完善、落实本级29项极端强降雨应急机制,更新防范点位、落实责任人员、细化工作机制,提升“关、停、限、避”应急措施实效性;要将预案、机制任务细化到每个岗位,做到一岗“一张明白纸”,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各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建立党政同责、统一领导、应急统筹、部门协作、防救衔接、权威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一旦启动响应,科学有序应对,不打乱仗。4月25日前,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各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将预案方案和极端强降雨应急机制报送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责任单位:市、区两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水务集团)
4.实化防汛抢险力量。6月1日前,天津警备区协调落实可调动驻津部队6000人;市水务局落实4支防汛抢险专家队伍;市消防救援总队建立抗洪救援队伍1010人;住建、交通、电力等部门分别组织落实施工队伍450人、运输保障队伍80人(含司机40人)、电力保障队伍150人。应急部门要统筹部队、消防、专业抢险队、民兵、社会企业等各类队伍,建立分梯队可调动力量编成,开展军地联合防汛查勘和实操演练,磨合各力量协同作战能力;针对涉及的8处险工险段、15处口门,逐点查勘测算,制定防汛抢险、口门分洪方案,落实抢险物资、机械来源、数量、联络方式、运输路线,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责任单位:市应急局、天津警备区、武警天津市总队、市水务局、市消防救援总队、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交通运输委、市电力公司)
5.强化防汛物资储备。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共建、多元互补原则,健全市级和区级、专储和代储、实物和产能相结合的储备体系。物资管理单位要及时摸排、补充更新全市各个仓库可调可用防汛抗旱物资,加强日常维护保养,强化监督检查,开展实战拉动。各区要多方筹措资金增加物资储备,全面掌握辖区企业物资分布、数量和联系方式,择优落实代储任务;组织涉河道、水库、蓄滞洪区、海堤等乡镇,加大挖掘机、推土机、车辆等机械设备储备力度,防汛关键期视水情工情预置在重点部位的周边村庄、扬水站等便利地点,进一步增强物资保障能力。(责任单位:各级防汛物资管理单位)
6.强化指挥决策支撑。制作城市防汛风险防控图,组织有关部门对积水点位、低洼道桥涵洞、轨道交通、长途客运站、重点超市和地下商业设施、危陋房屋、旅游景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防汛风险点位进行标识上图,实现“隐患点位、负责部门、责任人员、应急措施、现场视频”五维一体同步展示,强化风险动态监控能力。编制现场指挥部工作规则,明确市防洪二级及以上应急响应时,现场指挥部设立条件、组织机构设置、工作任务等重点内容,确保现场指挥与市防指的高效联动、无缝衔接。建立完善防汛指挥系统,联通农业、规划资源、城管、公安、交通运输、电力等重点单位视频系统,强化多部门联合会商,提高指挥决策支撑能力。(责任单位: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成员单位)
7.开展宣传培训演练。聚焦“四防”重点内容,充分运用电视、广播、网络、短信等多种方式,汛期高频次向广大市民宣传防汛安全常识、应对极端强降雨生产生活注意事项、车辆涉水淹泡人员逃生视频等内容,增强群众防汛避险自救能力。针对我市蓄滞洪区、山洪灾害、风暴潮灾害和城乡危险房屋等高风险区域,狠抓干群结合的避险转移预案方案培训演练,检验预警发布、组织指挥、转移安置、生活救助等措施落实情况,确保群众熟悉预警信号、转移路线、安置地点、联系人员,保障人民生命安全。(责任单位: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
(三)深化风险管控,强化建管并重,提升防治能力
8.全面开展防汛自查。各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增强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立足防御历史同期最强降雨和超标准洪水,全面排查整治本辖区、本行业、本系统防汛风险隐患。3月份,工程管理单位要及早开展河道堤防、水库大坝、闸涵泵站、排水管网和电力通讯设施等重点部位防汛自查;各行业管理部门要深入排查轨道交通、低洼道桥、电力通讯、地下商场、学校医院、景区景点等公共基础设施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隐患,特别是要详细检查应急机制制定情况以及每个重点点位责任部门、责任人和联系方式、启动条件、人员分工、物资储备和应急措施等各个环节,做到全流程、无遗漏,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各区要认真检查镇街、村(社区)责任落实、预案修订、队伍组建、物资储备等措施落实情况。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各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建立台账,逐一明确责任人、整改措施、完成时限;针对一时难以完成的问题,要制定“一处一预案”,落实应急队伍、物资。4月底前,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各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将防汛隐患排查整改清单报市防办。(责任单位: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水务集团)
9.强化问题督导检查。4月至5月份,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将组织成员单位建立检查组,督促检查29项应急机制点位排查、责任落实、队伍物资和培训演练等内容,特别是铁路换乘站封站跳停责任部门、指令下达、人员疏导、挡水封堵等措施落实情况,以及各区防汛准备、隐患整改等工作,一般隐患即查即改,重大隐患下发“一区一单”,并跟踪督办整改到位。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要通过“四不两直”和“电话抽查”相结合的方式,不定期督促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责任单位: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10.加快防汛工程建设。水务部门要全力推进防洪工程治理,完成蓟运河西关段险工治理和汉沽段应急处置、大清河应急段治理、大黄堡蓄滞洪区安全建设,配合做好海河流域蓄滞洪区布局优化调整和建设,全面提升防汛减灾能力。水务部门要加快推进城市内涝治理工作,大力推动中心城区西南楼、西沽、咸阳路、密云路、井冈山路、程林庄路等6处积水片改造,汛期具备通水条件、发挥效益;适时启动大直沽泵站建设,着力提高中心城区排水能力。各单位于每月末,将工程建设进度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责任单位:市水务局)
11.加强工程运行管理。工程管理单位要深刻汲取郑州郭家咀水库溢洪道、库区被侵占导致漫坝,以及荥阳市崔庙镇王宗店村山洪行洪通道被侵占发生山洪灾害的教训,汛前全面摸清19条一级行洪河道、26座水库、95座塘坝、13个蓄滞洪区、65条山洪沟道等防汛工程阻水障碍物底数,“一河(库)一策”制定清障方案,逐一明确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要联合水政执法部门依法依规抓紧清理整治阻水严重的违法违规建筑物、构筑物,保障河道行洪畅通。各区人民政府要组织工程管理单位加强河道监督检查,严禁在行洪河道滩地内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和高杆作物。(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各级工程管理单位,各级水政执法部门。)
(四)突出防御重点,精准布防备战,筑牢迎汛基础
12.统筹做好城乡排水工作。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市区分部要组织气象、水务、住建、城管、公安等部门汲取郑州“7·20”特大暴雨城市内涝应急处置过程的经验教训,开展会商研判、指挥调度、应急排涝、交通管制、物理隔离、转移避险、限停关闭等实操演练,摸清防汛短板,明确职责任务,强化联动协作,磨合应急处置,提高城市排涝指挥能力;抓紧开展泵站闸涵、管网管道、发电机、遥测水尺等设施汛前养管会战,结合地铁施工等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完善排水调度方案。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农村分部要督促指导涉农区及早疏浚养护农田支毛斗渠、国有扬水站等工程设施,落实应急除涝措施,防止农田淹泡,努力减轻沥涝损失。(责任单位: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市区分部、农村分部,市消防救援总队)
13.加强山洪灾害和地质灾害防御。气象、规划资源、水务、文化旅游、应急等部门要畅通信息渠道,共享山区暴雨、山洪灾害和地质灾害等信息,提升风险识别、预警、响应能力。蓟州区要在4月上旬完成受山洪灾害和地质灾害影响村庄底数摸排工作,压实区、乡镇、村三级包保责任,逐村明确“行政、巡查、转移”三个责任人、撤退路线、避险地点;深化山洪沟、山区水库塘坝、漫水道桥、景区农家院风险管控,遇局地短时强降雨等极端情况,提前组织关闭山区景区、农家院,提早转移、疏散受威胁群众、游客,有效防范山洪灾害和地质灾害。(责任单位:蓟州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市气象局、市规划资源局、市水务局、市文化旅游局、市应急局)
14.压实风暴潮防御措施。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防潮分部要压实17个防潮责任段、47个商用码头企业、5座渔港码头海潮防御责任,组织各相关部门系统检查245公里防潮工程及沿海46处穿堤涵闸、46处交通口门等重点部位,深化“一处一预案”措施,重点部位提前预置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物资。加强与海洋、水务、港口等部门联系,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提早落实船只回港避风和口门封堵措施,避免人员伤亡。(责任单位: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防潮分部)
(五)立足防大防猛,综合研判分析,科学应对汛情
15.加强风险监测预警。气象、规划资源、水务、农业农村等部门要加密关注暴雨、洪水、山洪、内涝、风暴潮等灾害监测频次,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方式努力提高局地短临强降雨等极端天气预报精准度,及时通过电视广播、新闻网络、农村大喇叭、短信预警发布平台等多种方式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为群众自救避险预留足够时间。(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规划资源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委,各区防汛抗旱指挥部)
16.强化会商研判分析。强化气象、水务、规划资源、农业农村、应急等多部门联合会商,综合分析研判汛情影响区域、时间段和强度,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加强防汛联合值守,发挥专业优势,及时提出决策建议,为精准调度部署防范措施提供技术支撑;督促指导险工险段、低洼点位等重点部位预置应急力量、设施、设备和物料,一旦遭遇突发险情灾情,第一时间稳妥处置。(责任单位: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
17.自动启动应急机制。市、区两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有关成员单位要严格执行29项极端强降雨应急机制,坚持雨情就是命令,第一时间上岗到位,紧盯轨道交通、低洼道桥、排水泵站、地下商场、学校公园、景区景点、危陋房屋、建筑工地、电力通信、供水供气等工程基础设施和人员密集场所,自动启动应急机制,果断采取“关、停、限、避”措施,广泛发布提示信息,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责任单位:市、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有关成员单位)
18.精准调度防洪工程。水务部门要立足防御超标准洪水、内涝,加强与上下游沟通联系,及时掌握雨水情实况和预报信息,充分发挥河道、水库、蓄滞洪区、湿地等泄洪、拦洪、错峰、削峰作用,综合调度水闸、泵站、橡胶坝,提前落实预泄措施,为防洪排涝预留调蓄空间。(责任单位:市水务局,水务集团)
19.科学实施防汛救灾。各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要坚持“属地负责”的原则,加强行洪河道堤防、水库大坝等易出险部位巡视巡查,遇突发险情,第一时间报告并组织抢险救援。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根据事态严重程度,统筹调度队伍、物资支援抢险救援。必要时,天津警备区、市消防救援总队要做好协调外省市部队、消防力量增援我市抗洪抢险救援行动。(责任单位:市、区两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天津警备区、市消防救援总队)
20.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气象、农业农村、水务、抗旱等部门要密切监视旱情,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合理调度,积极协调争取外调水源,尽量增加水源储蓄,相机拦蓄雨洪水,为农民增产增收创造有利条件。各涉农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要组织做好农业抗旱工程设施的维修维护,管好、用好农业抗旱物资,努力减少旱灾损失。水务部门要统筹城乡供水需求,落实好年度计划引江调水10.97亿立方米、引滦调水3.17亿立方米、引江东线北延调水0.22亿立方米的目标,精准调度,节约用水,确保城乡供水安全。(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委、市气象局、市水务局,各涉农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水务集团)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各部门要立足于防“大”防“猛”防“突发”,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履职尽责,科学分析研判,加强统筹协调,严防因“风险意识不强,认识准备不足,防范组织不力,应急处置不当”,发生“人祸”责任事故。
(二)严肃工作纪律。汛期,各区、各单位要严格执行24小时防汛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服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领导;对玩忽职守和不服从指挥的人员,依法依规依纪严肃处理。
(三)强化信息报送。各区、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执行天津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规则中关于信息报送内容、频次和时限要求,畅通信息渠道,及时准确报送防汛信息。
(四)严格监督考核。将防汛抗旱工作纳入各区、各部门工作考核之中,加强迎汛备战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督促各项重点任务按时高标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