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政务网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简体| 繁体 无障碍 长者模式

名    称 :
关于做好安全生产领域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
索   引  号 :
11120000MB1947431U/2020-02088
发 布 机 构 :
天津市应急管理局
发 文 字 号 :
津安监管急字[2007]48号
主    题 :
应急管理\防灾减灾工作;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工作
成 文 日 期 :
发 文 日 期 :
有   效  性 :
有效

 

关于做好安全生产领域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

津安监管急字[2007]48

 

各区(县)安全监管局、地震办公室、集团公司及各有关企业:

防震减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地震灾害极易引发安全生产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扩大。做好安全生产领域防震减灾工作,有效预防和应对地震灾害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有效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做好安全生产领域的防震减灾工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地震局近日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领域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应急[2007]71号),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为了贯彻文件精神,做好我市安全生产领域防震减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认清形势,增强做好安全生产领域防震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天津市位于华北地震区、河北平原地震带和张家口——渤海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境内分布着多个活动断裂带,具有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构造背景。有记载以来,天津境内曾发生5级以上地震18次,其中较大的有5次,最大地震为1976年宁河发生的6.9级地震。除了本市地域内发生的地震,邻区强震波及天津并造成影响的主要有6次,即1668年郯城8.5级地震、1679年三河——平谷8.0级地震、1888年渤海7.5级地震、1967年河间6.3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和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其中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对天津市的破坏最为严重,造成24296人死亡,21586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39.2亿元,间接经济损失达35.8亿元,从而使天津市成为我国唯一遭受Ⅷ度地震破坏的特大城市,天津市的国民经济因此5年徘徊不前。据预测,2006年~2020年首都圈地区仍将面临6级以上强震危险。如果在本市或周边地区发生中强以上地震,将造成不同程度的建(构)筑物破坏、生命线工程设施的毁坏以及人员伤亡,对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各有关单位要认清防震减灾工作面临的复杂形势,深刻认识安全生产领域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安全生产领域防震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有针对性地做好应急预案,提高应对地震灾害及其引发的安全事故的能力

各有关单位要把制定地震灾害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预案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根据企业生产特点,有针对性地从抢险组织领导、抢险队伍建设、抢险物资保障、抢险行动方案等方面制定应急预案。各有关单位特别是矿山、冶金、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运企业要评估地震烈度Ⅶ~Ⅷ时可能对重要生产经营设施、场所及生产活动造成的影响,对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设施、设备进行抗震加固,消除事故隐患。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地震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演练,检验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三、加强领导,把安全生产领域防震减灾工作落到实处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作为同级政府防震减灾工作领导机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把防震减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明确一位领导同志负责安全生产监管领域的防震减灾工作,按照防震减灾联席会议的部署,配合同级地震部门抓好本地区安全生产领域的防震减灾工作。在各类安全生产检查、督察中,要重视对重要生产经营设施、场所地震应急准备情况的检查。发现生产经营设施、场所不符合防震减灾有关规定、标准,可能导致次生重大安全事故的,要督促改正,必要时请地震部门处理。对地震灾害容易引发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重要生产经营设施、场所,安监部门和地震部门要积极协调配合,加强监督和管理。

四、健全机制,联合应对安全生产领域的地震灾害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地震部门要建立安全生产领域防震减灾工作的协调联动机制、信息通报和沟通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协同应对、形成合力。各级地震部门要及时向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通报有关地震信息,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作为抗震救灾的重要力量。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接到地震预测、预报、预警或者震情信息后,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地震灾害引发安全生产事故防范的各项工作。

请各区(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地震局办公室以及各大企业,于720日前将贯彻落实本通知精神的情况分别报送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市地震局。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市地震局对落实情况将择时进行联合督查。

    联 系 人:窦可欣,杨毅诚

    联系电话:022-28450381022-28351264

电子邮箱:yingjiban2006@126.com

          yyc@mail.eq-tj.ac.cn

 

附件:关于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领域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

 

 

                         〇〇七年五月二十九日

附件:

| 政策解读
| 相关政策
| 相关报道